步骤一:定期检查滤芯状态
外观检查:定期检查滤芯表面是否有破损、变形或堵塞现象。若发现滤芯有明显破损或堵塞,需立即更换。
密封性检查:确保滤芯安装牢固,无漏气现象。可使用烟雾测试法检查滤芯周围是否有气流泄漏。
使用寿命监测:根据厂家建议或实际使用情况,记录滤芯的使用时间。一般活性炭滤芯在下游测到气味时需更换,HEPA滤芯在压差计指针指向红色区域(压力降超过0.68kgf/cm²)或工作满6000—8000小时(约一年)时需更换。
步骤二:清洁滤芯表面
清洁方法:对于可清洗的滤网(如初效过滤网),可使用吸尘器或软毛刷轻轻清除表面灰尘。避免使用水洗或化学清洁剂,以免损坏滤芯结构。
清洁频率:建议每月清洁一次滤芯表面,特别是在实验频繁或灰尘较多的环境中。
注意事项:清洁时不要用力拍打或挤压滤芯,以免破坏滤芯的纤维结构,影响过滤效果。
步骤三:及时更换滤芯
更换信号:当滤芯达到更换周期或出现以下情况时,需及时更换:
活性炭滤芯:吸附饱和,下游检测到异味。
HEPA滤芯:压差计显示阻力超过初始值的2倍,或过滤效率明显下降。
更换流程:
关闭通风柜电源,确保安全。
打开滤芯仓门,取出旧滤芯。
清洁滤芯仓内部,确保无灰尘或杂物。
安装新滤芯,注意滤芯的安装方向(通常有箭头指示风向)。
关闭滤芯仓门,启动通风柜,检查运行是否正常。
滤芯选择:更换时需选择与原始滤芯相同规格和性能的新滤芯,以保证过滤效果的一致性。
步骤四:建立维护记录与跟踪机制
记录内容:建立滤芯维护和更换记录,包括滤芯更换日期、更换原因、滤芯型号、使用时间等信息。
跟踪性能:定期跟踪滤芯的性能和使用情况,根据实际使用效果调整更换周期和维护计划。
培训与意识提高: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滤芯维护和更换的培训,提高其对滤芯重要性的认识,并教授正确的维护方法和操作技巧。增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,提醒他们定期检查和维护滤芯,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。